麻 疹
壹、認識疾病
(一)疾病確認
典型臨床症狀包括
(一)前驅症狀:發高燒、鼻炎、結膜炎、咳嗽和在發燒3~4天後口腔下臼齒
對面內頰側黏膜上出現柯氏斑點(Koplik spots)。
(二)紅疹:前驅症狀3~4天柯氏斑點出現後,會繼續發燒,並且再過24~48
小時後典型的斑丘疹出現於耳後,再擴散至整個臉面,然後慢慢向下移至
軀幹第2天和四肢第3天,皮疹在3~4天的時間內會覆蓋全身,並持續
4~7天;病人出疹時病情最嚴重,且發燒至最高溫;皮疹出現3~4天後,
熱度與皮疹即開始消退,皮疹退了以後,會出現鱗屑性脫皮及留下褐色沉
著。約5~10%之患者因細菌或病毒重覆感染而產生併發症,併發症包括
中耳炎、肺炎與腦炎。
(二)致病因子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
(三)發生情形
麻疹具有高傳染力,在疫苗尚未使用前,麻疹被視為是孩童期例常性不可倖
免的,超過99%的人都會被感染,可以說幾乎每個人一生中難逃過麻疹。大
部分麻疹發生於嬰幼兒期(5歲以前)。臺灣於2002、2003、2004、2005、2006
年分別通報79、59、36、39及24例病例(共237例),確定病例分別有24、
6、0、7及4例(共41例,其中0例死亡)。
(四)傳染窩
人為唯一之宿主及傳染窩。
(五)傳染方式
經由空氣、飛沫傳播或是直接與病人的鼻腔或咽喉分泌物接觸而感染
(六)潛伏期
7-18天,通常為14天(自暴露至紅疹出現)。
(七)可傳染期
發疹之前、後各4天內。
(八)感受性及抵抗力
所有不曾得過麻疹或者不曾接種麻疹疫苗的人,都可能感染麻疹。嬰兒自母
體得來的抗體只持續6~9個月左右(視母親之抗體效價高低而異);在沒有接種人口中,每隔幾年,只要當易感性人口累積到一定數目,就會爆發流行;而得過麻疹的人有終身免疫力。
(九)病例定義
報告病例定義:符合下列三種情形
‧全身出疹持續三天以上。
‧發燒(耳溫或肛溫)≧38℃。
‧至少具有咳嗽、流鼻水或結膜炎(畏光、流淚水或眼睛發紅)三種症狀中的一種。
貳、預防保健
1、衛生教育:宣導按時接種疫苗之重要性。
2、預防接種
(1)注射含麻疹活性減毒的疫苗後,可以使95%以上的人產生主動免疫。
(2)常規預防接種時程:出生滿12-15個月及國小一年級各接種一劑麻疹、
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
(3)若出現疑似感染麻疹症狀,如發燒、出疹、鼻炎、結膜炎、咳嗽,請配戴口罩留在家中並請您立即與衛生局連絡,衛生局將協助您安排就醫事宜。就醫時,請您不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建議搭乘個人轎車、計程車,請全程配戴口罩,並開窗以維持空氣之流通。
參、治療照護
麻疹的治療為支持療法以及避免併發症的發生。
麻疹Q&A
Q1.什麼是麻疹?
A1: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具有高傳染性,人為唯一之宿主及傳染窩,因此只會經由人傳人。
Q2.我國有麻疹流行嗎?什麼人會罹患麻疹?
A2: 在十時全面疫苗接種之前,我國約隔2-3年還有流行一次,患者大部分為大一點的孩童或學生。自民國八十四年起,每年確定病例皆在十例以下,由此可知麻疹已受良好控制。只要是體內無麻疹抗體,如從未罹患麻疹且未接種麻疹疫苗,或太早接種而無疫苗抗體保護者,皆有可能罹患麻疹。而只要曾經罹患過麻疹者,即可終生免疫。
Q3.麻疹如何傳染?
A3: 麻疹病毒可經由飛沫傳播,或是直接與病人的鼻腔或咽喉分泌物接觸而感染,但通常較少由空氣傳播。
Q4.罹患麻疹會有什麼症狀?
A4: 罹患麻疹首先會出現發燒、鼻炎、結膜炎、咳嗽,以及在口腔內頰側黏貼上出現斑點等前驅症狀。在上述前驅症狀出現3-4天後,會於耳後出現紅疹,再擴散至整個臉面,同時也向下移至軀幹和四肢,並持續4-7天。紅疹出現後1-2天,熱度即開始減退,皮疹消退後,會留下黑色沉著。
Q5罹患麻疹可能出現什麼併發症?
A5: 罹患麻疹可能會出現中耳炎、肺炎與腦炎等併發症。若嬰兒或營養不良兒童以及大人得到麻疹時,病情較嚴重,致死率可達到5-10%。
Q6.如何預防感染麻疹?
A6: 預防麻疹最好的方法就是接種活性減毒麻疹疫苗,接種後可使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產生主動免疫,如此便能抵抗麻疹病毒的侵襲。目前預防接種政策為對滿九個月以嬰幼兒接種一劑活性減毒麻疹疫苗,並於滿十五個月接種MMR三合一疫苗(含麻疹、德國麻疹、腮腺炎混合疫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