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31日 星期一

流感--給老師

各位親愛的老師:
日前在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及全球其他地區爆發H1N1新型流感,為高度傳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全球流感警戒等級提升至第五級,亦即確認此一H1N1新型流感病毒已具備有效人傳人之能力。我國衛生署並公告H1N1新型流感為第一類法定傳染病。
我國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分區指揮官林奏延院長表示,若從學校、醫院等機構爆發疫情,以及死亡情形等指標來衡量疫情所處之階段,推測台灣應是已進入高峰前期。從我國截至8月25日之資料顯示,H1N1新流感病例數約佔類流感病例之29%,推估最近一週病例數約達12000例,累計至今全國則約有36000例,其中重症病例有47例(32例出院、1例一般病房、9例ICU、5例死亡)。從各國之臨床流行病學資料重點說明,病例之感染年齡以10-19歲為最多約佔36%,其次為0-9歲約佔25%。
H1N1新型流感徵狀為何?
 與感冒非常類似
 發燒到38.5度以上、咳嗽、喉嚨痛、肌肉、關節和骨頭痠痛、疲勞、流鼻水、胸腹疼痛,最後會出現嚴重的肺炎。
 本國已列入第一類法定傳染病-24小時內通報
 檢驗檢體: 鼻咽檢體或咽喉檢體1支(病毒性拭子)、血清3cc送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H1N1新型流感症狀主要是透過飛沫傳染與接觸傳染,預防方法首重個人衛生。應養成良好衛生習慣,落實洗手,咳嗽時應遮蔽口鼻,若有發燒、咳嗽、喉嚨痛、全身酸痛、噁心或腹瀉等症狀,請立即戴上口罩,儘早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1.旅遊史2.接觸史3.是否週遭親友亦有類似症狀之「看診三問」。
發燒標準為何?
1.體溫範圍在36.5℃到37℃之間都屬正常。
2.使用不同的體溫計、量不同的部位,量出來的體溫值也不太相同,發燒標準建議如下:口溫 攝氏37.5度測量二分鐘 耳溫 攝氏38度測量 數秒鐘
腋溫 攝氏37度 測量三分鐘 肛溫 攝氏38度測量 一分鐘
為何建議同一班級「3天內」有「2例」流感病例才停課?
感染流感病毒後,須經過2-4天潛伏期才會發病,因此同一班及若在3天內有2位學生發病,代表病毒可能在同班同學中流傳,故建議此時停課來降低病毒傳播狀況。停課僅為防疫所需的手段之ㄧ,最重要的防疫措施是:落實勤洗手、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學生如果生病應在家休息,勿到校上課。
學校與老師在停課時間需要做些甚麼?
1.主動關心學生健康狀況:教師應注意學生是否有發燒等類流感等症狀。
2.強化衛生教育宣導:加強勤洗手、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等衛生教育宣導,並落實執行。
3.定期維護環境清潔
4.區隔生病學生及教職員工:學生或教職員工如在校期間出現類流感症狀,須戴上口罩,並應予安置於單獨空間,直到離校。
5.早期治療高風險之學生及教職員工:具流感併發症之高風險族群,如有類流感症狀應儘速就醫。
6.加強通報作業:如發現突發群聚疫情應依規定通知學務處及健康中心處理。
防疫工作人人有責
為了自身及家人的健康
請配合各項防疫措施 板橋國小健康中心

沒有留言: